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十堰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790号-4
2025-01-01
在十堰市郧阳区,有一处鲜为人知却极具韵味的文化瑰宝 —— 培长报纸博物馆。这座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报纸博物馆,宛如一部活着的历史巨著,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它不仅是十堰的文化名片,更是一座承载着无数记忆与知识的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同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报纸博物馆。
培长报纸博物馆的诞生,源于馆长程培长先生对报纸的热爱与执着。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程培长就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经常与各类报纸打交道,逐渐被报纸上丰富的知识和时代信息所吸引。每当看到有价值的报道,他都会细心剪下,精心收藏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培长的藏品越来越丰富,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的报纸。从党报党刊到地方小报,从重大历史事件的号外到独具特色的异型报,无一不有。这些报纸不仅是他个人的珍贵收藏,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见证。
2016 年,在十堰市郧阳区樱桃沟村,程培长决定将自己的藏品与大众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报纸背后的故事。经过精心筹备,培长报纸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报纸博物馆。开馆以来,博物馆不断发展壮大,接待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培长报纸博物馆的馆藏报纸年代跨度极长,从清朝乾隆十年(公元 1745 年)的《邸报》到当今的各类报刊,宛如一部完整的编年史书。这份距今已有 270 多年历史的《邸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重要代表,虽形式古朴,却承载着当时的政治、文化等诸多信息,其上记述的乾隆十年进士题名情况,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与文化氛围提供了珍贵一手资料。
漫步在博物馆,犹如穿梭于历史长廊。辛亥革命时期的报纸,满溢着仁人志士们追求民主共和的热血激情,字里行间皆是对旧制度的冲击与对新未来的呐喊;抗日战争期间的报刊,真实记录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壮举,日军的暴行、军民的抗争,无不令人动容;新中国成立时的号外,鲜艳的红色标题传递着举国欢庆的喜悦,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改革开放后的各类新兴报纸,则展现出社会蓬勃发展、万象更新的活力,从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到文化多元,面面俱到。在这里,每一张报纸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串联起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完整脉络,让人深切感受到时代的磅礴力量与沧桑巨变。
馆内报纸种类琳琅满目,堪称报海奇观。珍稀创刊号是其中一大亮点,诸多知名报纸的创刊号齐聚一堂。《人民日报》的创刊号庄重而极具历史意义,见证着党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舆论导向与宣传重任;《光明日报》创刊号则散发着知识与思想的光芒,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等领域发声助力。这些创刊号不仅标志着一份报纸的诞生起点,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需求与时代背景,是新闻史、文化史研究的关键物证。
特刊号、号外更是聚焦重大历史节点。每逢国庆、党代会等盛事,各大报社精心制作的特刊号,以详实报道、精美排版,全方位展现国家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号外则如新闻战线上的 “急先锋”,新中国成立、卫星上天、奥运举办等激动人心时刻,号外第一时间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其及时性与震撼力,赋予报纸独特魅力。
异型报也别具一格,打破常规报纸形态。有制作成精美贺卡样式的节日异型报,将新闻与祝福完美融合;还有宛如艺术品的丝绸报,用柔软丝绸承载文字信息,兼具观赏与收藏价值;3D、5D 报更是借助现代印刷技术,让画面跃然纸上,给读者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为报纸这一传统媒介注入创新活力。
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应有尽有,既有沿海发达地区引领潮流的都市报,展现都市繁华与前沿思潮;也有偏远地区带着泥土芬芳的地方小报,记录着乡土民情、民俗文化。港澳台地区的报纸以及部分海外华文报,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异域华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窗口,让大家看到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承与创新。
培长报纸博物馆还是一座鲜活的红色教育基地,发挥着独特的红色教育功能。馆内精心打造的党史报纸展区,犹如一条红色纽带,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壮大的光辉历程。从党的早期创立,《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发出思想启蒙先声,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党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成为鼓舞军民斗志、传递胜利捷报的战斗号角,记录着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雄史诗与重大决策;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人民日报》等党报全方位展现国家发展蓝图、政策推进与人民奋斗足迹,如报道 “一五计划”“两弹一星” 等重大成就。
这些报纸让观众置身历史现场,感受先辈热血豪情,汲取奋进力量,领悟红色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党初心使命,明晰当代责任担当,于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在这里,游客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更是参与者。博物馆专门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人们可以亲手触摸历史,感受报纸文化的魅力。
你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集报、剪报,制作属于自己的报纸作品集,体验一把 “报人” 的乐趣;还可以近距离接触那些老式的印刷设备、铅字排版工具,了解报纸印刷的前世今生,感受传统印刷工艺的独特魅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报纸文化,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亲密对话。
培长报纸博物馆位于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七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如果你选择自驾,从十堰市区出发,沿着郧十一级路行驶,不到半小时就能抵达。沿途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相伴,让你在奔赴文化之旅的同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要是你乘坐公共交通,也不用担心,市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茶店镇,然后再换乘当地的乡村公交,就能顺利到达博物馆门口。下车后,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乡村世界,清新的空气、古朴的村落,与博物馆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培长报纸博物馆适合各类人群前来参观,无论你是何种身份,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收获。
历史爱好者们无疑将这里视为天堂,他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报纸藏品中,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细节,如同一个个侦探,拼凑出历史的完整拼图,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深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挖掘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里是一座生动的第二课堂。学生们能够走出书本,亲身触摸历史,从泛黄的报纸纸张、古朴的排版样式,到激昂的文字报道,直观地了解到课本之外的鲜活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热血与拼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学习热情,还能在互动体验区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亲子家庭前来参观,既能共享温馨的亲子时光,又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成长。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那些充满故事的报纸,讲述过去的生活点滴,传承家族记忆与民族精神,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为孩子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了解历史的窗户。
老年群体同样能在这里找到共鸣,那些熟悉的老报纸、老式印刷设备,仿佛将他们带回曾经的青春岁月,唤起往昔的回忆,让他们在怀旧中感受到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与晚辈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实现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
培长报纸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的 9:00 - 17:00 ,大家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前往参观。
入馆参观时,请遵守博物馆的相关规定,保持馆内安静、整洁,切勿触摸、损坏展品。如有讲解需求,博物馆提供有偿讲解服务,专业的讲解员将带你深入了解每一张报纸背后的故事,让你的参观更加充实。
此外,博物馆周边还有许多农家乐,参观结束后,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郧阳三合汤、酸浆面等,让味蕾也享受一场盛宴。樱桃沟村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你可以漫步在乡间小道,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为这次文化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十堰市培长报纸博物馆,就像是一部无言的史书,承载着过去,启迪着未来。无论你是追寻历史足迹,还是渴望知识滋养,亦或是享受亲子时光,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快来十堰郧阳区樱桃沟村,开启一场与报纸的浪漫邂逅吧,相信你定会满载而归,沉醉于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之中。
培长报纸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存放报纸的地方,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张张鲜活的报纸,一段段真实的报道。它承载着十堰的文化记忆,也书写着中国的时代篇章。
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都像是一位穿越时空的旅人,在报纸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历史的温度,汲取知识的养分。希望通过这篇攻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培长报纸博物馆,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文化殿堂,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报纸背后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