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区游玩攻略

2025-01-06

一、前言

十堰,这座位于湖北西北部的城市,山水相依,人文荟萃,宛如一颗藏在深闺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在十堰的郧西县,有一座上津古镇文化旅游区,恰似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静好完美融合,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古韵,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记忆,吸引着无数旅人前来探寻它的秘密,聆听往昔的回响。

二、古镇溯源: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响

上津古镇的历史,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其建县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曹魏时期,彼时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 223 年)首设平阳县,自此拉开了上津作为区域要津的序幕。此后,在漫长岁月里,它曾先后 14 次建县,6 次设郡,2 次置州,行政建制的频繁更迭,足见其地理位置之险要,战略意义之重大。

提及上津,“朝秦暮楚” 一词与之紧密相连。它地处秦楚两国交界地带,春秋属楚,战国属秦,归属辖区如风云变幻,频繁易主,这成语便是诞生于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屯兵抗金,挥师北伐,金戈铁马踏破敌营;农民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将这里当作东山再起的大后方,秣马厉兵,图谋大业;“白莲教” 义军首领王聪儿也曾在此浴血奋战,为理想抗争。到了民主革命时期,李先念、徐向前、贺龙、刘华清、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在上津的土地上播下革命火种,燃起燎原之势,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不朽功勋。

要说古镇之风流,还要数其作为 “天子渡口” 的繁华。按当地人考证,“上” 乃天子,“津” 为渡口,上津即为 “天子渡口”。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边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在西线通道上,无疑自汉江入金钱河,至上津,再以骡马驮运翻越秦岭小道直至关中,是其中最便捷的通道。险峻的楚塞秦关,加上南北物流的交通要道,使上津建制具有悠久的历史。隋唐以来,这里就是南粮北运的重要枢纽,朝廷专设上津转运使,上津一时成为漕运中心,称为 “上津路”。当时,金钱河上船帆如云,百舸争流,商贾云集,岸上酒肆林立,旅店驿站林立,恭迎八方来客,热闹非凡。当地传言,杜牧诗中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上津起岸,而后快马加鞭送入长安华清宫。

岁月悠悠,战火纷飞。上津古城饱经沧桑,在历史的洪流中历经磨难。宋朝时期,金兵南下,上津沦为战场,诸多古建筑毁于一旦;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大将邓愈到上津平定叛乱,古城再遭兵燹之灾;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在此与明军反复拉锯作战,生灵涂炭,城垣残破。然而,上津就像一位顽强的勇士,虽伤痕累累,却一次次从废墟中崛起。现存的上津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明嘉靖三年告成,清嘉庆七年进行全面复修,至今城墙砖上仍有 “嘉庆七年”“上津公修” 的字样。早年古城因地处深山,游人罕至,这份默默无闻反倒成了它的 “保护伞”,使其免遭过度破坏,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当年的风韵。

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上津古镇不仅留存下了古老的城墙、古朴的建筑,更孕育出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戏曲表演如 “山二黄”,唱腔高亢激昂、韵味醇厚,在古戏楼前悠悠唱响,余音绕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民间手工艺刺绣、竹编等精美绝伦,一针一线、一编一织皆饱含匠心,展现着古镇人民的智慧与才情;热闹的火龙灯会,舞龙者身手矫健,火龙在夜色中翻腾飞舞,火光熠熠,寓意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这些民俗文化,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镇的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三、景致揽胜:古韵今风的视觉盛宴

(一)古城遗韵

当你踏入上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伟壮观的古城墙。它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默默守护着千年的记忆。城墙周长约 1236 米,高约 7 米,由青砖砌成,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坚固如初。城墙上的砖石,有的已布满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的还残留着当年战火的痕迹,让人不禁遥想金戈铁马的往昔。城门楼巍峨耸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城门之上,“接秦”“达楚”“通汉”“连郧” 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古城曾经的四通八达与重要地位。

沿着城墙漫步,每隔一段距离便可见一座角楼。角楼造型独特,精巧别致,宛如一位位忠诚的卫士,日夜俯瞰着古城内外。登上角楼,极目远眺,古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城内,古建筑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绿树成荫;城外,金钱河蜿蜒而过,波光粼粼,山水相依,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二)古街风情

走进古城内的古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期。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在岁月的打磨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边的古民居,大多采用青砖黑瓦的建筑风格,飞檐斗拱,木雕窗棂,精美绝伦。这些古民居,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一件件凝固的艺术品,展现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古街上,店铺林立,热闹非凡。一家家传统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竹编、刺绣、木雕等精美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那飘散着阵阵香气的小吃摊,郧西花馍、郧西豆腐干、上津豆皮等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驻足品尝。古街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画卷。

(三)会馆风姿

上津古镇作为曾经的商贸重镇,各地商人云集于此,会馆自然成为了重要的社交与商务场所。山陕会馆便是其中的代表,它始建于明清时期,是山西、陕西两地商人联谊乡情、祭祀神明的地方。会馆建筑气势恢宏,布局严谨,采用中轴线对称的设计,前有照壁、山门,中有戏楼、大殿,后有拜殿、春秋楼等建筑。会馆的木雕、砖雕、石雕堪称一绝,各种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武昌会馆同样别具一格,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与当地特色,白墙黑瓦,马头墙高耸,尽显典雅庄重。会馆内曾经常举办各种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为古镇的繁荣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虽繁华已逝,但漫步其中,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热闹景象。

(四)庙宇庄重

古镇内庙宇众多,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是当地民众心灵的寄托。杨泗庙,作为供奉治水英雄杨泗将军的庙宇,建筑古朴庄严,气势恢宏。庙内香烟缭绕,信徒络绎不绝,人们在此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遂。步入庙中,可见精美的壁画、威严的神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元贞观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道观内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每逢道教节日,这里便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钟磬齐鸣,诵经声回荡,吸引着众多信徒与游客前来参与,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

(五)自然逸趣

上津古镇不仅有古韵悠长的人文景观,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金钱河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淌在古镇旁,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嬉戏其间。河畔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在与河水低语。沿着河岸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让人心旷神怡。

不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山上植被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如花海般绚烂;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胜地,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掬一捧泉水,清凉甘甜;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天,山峦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别有一番韵味。在古镇周边,你还可以登山望远,俯瞰古镇全貌与山水相依的美景,或是来一场惬意的野餐,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四、畅玩秘籍:多彩活动乐不停

上津古镇,四季如画,无论何时前来,都能邂逅别样的精彩。

春季,万物复苏,古镇周边的山野绿意盎然,繁花似锦。此时,漫步山间,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是一场惬意的春日踏青之旅。不妨登上古城墙,俯瞰古城在花海绿树映衬下的别样风姿,或者沿着金钱河漫步,看垂柳依依,春水悠悠,尽享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夏季,古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夜晚,华灯初上,古城内灯火辉煌,各种特色活动轮番上演。上津火龙灯会是不容错过的盛宴,舞龙者赤膊上阵,舞动着长达数十米的火龙,在烟火中穿梭,火花四溅,引得观众阵阵欢呼。那场面,宛如一场热烈的狂欢,将古镇的热情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戏曲表演,在古戏楼前,演员们身着戏服,粉墨登场,唱腔悠扬婉转,一招一式尽显韵味,让你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秋季,古镇被染上了一层金黄,别有一番韵味。此时,可走进古街,挑选一些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香甜的板栗、软糯的柿子等,品尝秋日的甜蜜。也可以参加古镇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欣赏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感受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冬季,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古镇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此时的古镇,静谧而安详,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你可以围坐在火炉旁,品尝热气腾腾的美食,与当地人唠唠家常,体验古镇冬日的温馨。

若是赶上传统节日,那更是热闹非凡。七夕佳节,郧西作为 “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上津古镇处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请七姐” 仪式庄重神秘,人们摆上香案,祈求心灵手巧、姻缘美满;夜晚,放河灯活动浪漫唯美,一盏盏河灯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顺流而下,宛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整个河面。还有做巧食的习俗,各种精美的糕点,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津古镇的美食,犹如一部独特的味觉史诗,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地域的风情。首当其冲的便是郧西马头羊汤,这道美食选用生长在鄂西北海拔 800 米以上秦岭南麓山岭中的马头羊,其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熬制出的羊汤色泽乳白,香气四溢,入口醇厚,一碗下肚,暖身又暖心。板桥豆干更是一绝,作为明、清两代朝廷御用贡品,它历经水洗、浸泡、细磨、过滤、烧煮、包扎、压榨、囟制、晾晒等十几道工序,口感紧实,豆香浓郁,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其他菜肴,都别有一番风味。酸浆面以其独特的酸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手工面条劲道十足,酸浆汤浸过之后,酸麻可口,夏日里来上一碗,开胃又解暑。还有蛤蟆咕咚儿,这种形似蝌蚪的特色小吃,口感软糯,配上鲜香的调料,深受当地人喜爱。鱼羊一锅鲜则创造性地将鱼的鲜味与羊肉的香味完美融合,去膻去腥,鲜上加鲜,令人唇齿留香。神仙豆腐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用高山上名为二翅六道木的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制成,性甘味苦,夏季食用清热、解毒、活血,为炎炎夏日带来一抹清凉。

游玩上津古镇,也有一些小贴士需要注意。古镇内多为石板路,建议穿着舒适的平底鞋,以便轻松漫步;游玩过程中,爱护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共同守护古镇的美丽;购买特色商品时,注意辨别品质,可适当与商家议价;若想品尝地道美食,不妨向当地人打听,他们会热情地为你推荐最正宗的餐馆。

五、出行导航:轻松抵达的交通指南

(一)外部交通

  • 十堰出发:从十堰市区前往上津古镇,可在三堰客运站(十堰客运中心站)搭乘班车。每天有三趟直达上津的车次,分别为早上 7:00,下午 14:00 和 15:00,车程约两小时,平时票价 50 元,节假日可能稍有波动。若错过直达班车,也可先乘坐十堰至郧西的班车,约 1 个小时,票价 35 元,再换乘郧西至上津的小型客运汽车,耗时约 1 小时,票价 25 元。

  • 西安出发:西安的朋友可以选择在纺织城客运站乘车,这里每日早晨和下午各有一趟直达上津的班车,车程约 3 个小时,票价 95 元。另外,也可自驾出行,全程约 215 公里,3 小时左右车程,沿 G70 福银高速行驶,在上津出口(十堰出口再往西 100 公里处)下高速,接着沿 S301 郧漫公路大约行驶 15 公里就能抵达古镇。

  • 其他城市:周边其他城市的游客,可先到达十堰或西安,再按照上述路线转乘前往上津古镇。

(二)自驾路线

如果选择自驾,无论从十堰还是西安方向过来,沿途都能欣赏到鄂西北与陕南地区的壮美自然风光,山峦起伏,绿意盎然。抵达上津古镇前,会看到指示牌,沿着指引便能顺利到达景区停车场。古镇设有多个停车场,如停车场(郧西县上津镇人民政府西南),距离景区较近,停车方便。目前停车收费标准视当地政策而定,可在现场了解清楚。

(三)内部交通

古镇内部面积不大,主要景点相对集中,步行是最佳游览方式。进入古镇,沿着青石板路前行,依次穿梭于古城墙、古街、会馆、庙宇之间,既能悠然欣赏沿途风景,又能随时驻足感受古韵。漫步古城墙,可俯瞰古镇全貌与周边山水;古街上游逛,能深入体验市井生活,品尝特色小吃,挑选精美手工艺品,全方位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

六、贴心锦囊:游玩注意事项全知晓

在尽情享受上津古镇之旅的同时,一些贴心小提示也要牢记心间。古镇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承载着历史,游玩时务必爱护文物古迹,不随意涂写刻画,让它们能长久地留存下去;爱护自然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将美景原样保留给后来人。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备好合适衣物与雨具,若遇雨天,石板路湿滑,行走时要格外小心。游玩过程中,妥善保管个人财物,背包背在身前,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有拉链的口袋,人群拥挤处更要提高警惕。

古镇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游客需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居民交流时保持礼貌谦逊,遇到传统节日或宗教活动,遵循当地指引参与或避让,切莫因无知冒犯他人。上津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景致、丰富的活动、便捷的交通与热情的人文,静候每一位旅人前来,开启一场难忘的时光之旅,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

七、结语

十堰市上津古镇文化旅游区,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古韵今风的魅力。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人文与自然相融,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文化探寻者,还是只想寻一处静谧之地放松身心,它都能满足你的期待。背上行囊,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心灵在岁月的长河中畅游,去邂逅那些被遗忘的美好,相信你定会沉醉在上津古镇的独特韵味之中,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