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十堰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790号-4
2025-02-24
偏头山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地处鄂西北边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跨竹溪县标湖林场、城关镇、中峰镇、蒋家堰镇、鄂坪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9°35′10″~109°43′13″,北纬 32°9′9″~32°17′10″之间,东西最长 9 千米,南北最宽 3 千米,总面积达 3131.65 公顷 。
从大的地理区域来看,偏头山森林公园处于北亚热带大陆性温湿季风气候区,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了一个生态多样、景色迷人的地方。它东临竹溪县龙王垭茶场,西接中峰镇,南毗鄂坪乡,北靠城关镇 。周边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既有广袤的茶园,又有宁静的乡镇,为偏头山森林公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从县城出发,仅需 9 公里的路程,便能抵达这片充满自然气息的乐园,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轻松前往。
偏头山森林公园属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延伸部分,是典型的鄂西北山区。地势呈南高北低倾斜,最低海拔 570 米,最高海拔葱坪达 2740.2 米,海拔在 2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50 座 。这里山脉起伏绵延,沟谷纵横交错,3km 以上溪流就有 12 条,水域棋布、面线交织,溪流、瀑布、湿地众多,山巅之间谷地还有连片中山湿地 346.6 公顷 。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造就了偏头山森林公园壮观的自然景观,也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登上偏头山的高处,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溪流尽收眼底,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偏头山,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峰,最初名为昂首山。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它承载着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真武大帝曾在此潜心修炼,历经无数个日夜的磨砺,终于功德圆满,迎来了飞升成仙的时刻。在他飞升的瞬间,一脚蹬偏了山头,从此,昂首山便改名为偏头山。这个传说不仅为偏头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更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段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有偏头山、后有武当山” 的说法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古诗《千古偏头山》中 “真武轻踏昂首山,众仙聚首白云间。万佛金顶青霄上,千年瑶池银河边” 的记载,更是为这段传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在竹溪人民的心中,偏头山是一座圣山仙山,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真武大帝的传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偏头山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史。1956 年,国营标湖林场的建立,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林场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对绿色事业的热爱,扎根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植树造林工作。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在荒山上种下了一棵棵树苗,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这片土地。
时光荏苒,1985 年,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区域被确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森林公园。这一举措,标志着偏头山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偏头山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加科学、系统的保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赏它的美丽风光。
2003 年,偏头山森林公园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它成功升级为湖北省森林公园。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偏头山森林公园多年来发展成果的肯定,更是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此后,公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了各项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2011 年,对于偏头山森林公园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它为国家森林公园,这使得偏头山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015 年,森林公园管理局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园的管理和保护。管理局致力于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积极推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让偏头山森林公园成为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从国营标湖林场到国家森林公园,偏头山森林公园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的偏头山森林公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了鄂西北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达 92%,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浩瀚壮观 。踏入这片森林,就像走进了一个植物的王国,满目皆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据调查,森林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 162 科 668 属 1460 种,其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蕨类植物有 27 科 60 属 155 种,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叶片细长如丝,有的叶片宽大如掌,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中悄然生长,为森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裸子植物有 6 科 11 属 14 种,它们的种子裸露在外,没有果皮的包裹,展现出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美。被子植物则有 129 科 597 属 1291 种,是森林中最为繁盛的植物类群。它们花色斑斓,形态万千,有的花朵娇艳欲滴,有的果实香甜可口,为这片森林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里的主要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灌丛三种类型。阔叶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在秋天,漫山遍野的落叶阔叶林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美不胜收。主要有茅栗林、亮叶水青网林、米心水青岗林、短柄袍栎林、光皮桦林等,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姿,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在低海拔地区,还分布着常绿阔叶林,以小叶青闪栋林、青闪栋林、水丝梨林为主,它们四季常青,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永恒的绿色。
针叶林既有自然生长的,如华山松林、巴山松林等,它们高大挺拔,直插云霄,仿佛是森林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还有大小数十处的人工针叶林,如杉木林、水杉林等,它们排列整齐,郁郁葱葱,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多形成落叶杂木灌丛,主要常绿灌丛为油茶灌丛,属于人工栽培。这些灌丛虽然矮小,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在森林的边缘地带生长,为森林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景致。
森林公园范围内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其中包括 1 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银杏。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树种,被誉为 “活化石”,它的叶子呈扇形,在秋天会变成金黄色,十分美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 12 种,即巴山榧树、鹅掌楸、厚朴、连香树、榉树、樟树、金荞麦、野大豆、红豆树、红椿、毛红椿、香果树。这些珍稀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地球的变迁,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偏头山森林公园不仅是植物的天堂,也是动物的乐园。这里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据调查统计,有野生脊椎动物 28 目 80 科 238 种,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在这片森林里,鱼类有 4 目 9 科 38 种,它们在清澈的溪流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两栖类有 1 目 4 科 15 种,它们是森林中的 “小精灵”,在水陆之间自由切换,为这片森林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爬行类有 3 目 8 科 21 种,它们或在岩石上晒太阳,或在草丛中穿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鸟类有 13 目 40 科 117 种,它们是森林中的歌唱家,用清脆悦耳的歌声为这片森林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兽类有 7 目 19 科 47 种,它们或在山林中奔跑嬉戏,或在洞穴中栖息繁衍,为这片森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
其中,两栖动物资源中,有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 1 种,即虎纹蛙。虎纹蛙体型较大,背部有虎纹状的斑纹,十分独特。列入国家保护的有 14 种,列入湖北省重点保护爬行动物有 10 种。鸟类资源中,雀形目的科数、种数最多,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有的小巧玲珑,有的身姿矫健。其中有国家 II 级保护鸟类 29 种,如褐冠转隼、赤腹鹰、斑头偶听、灰林剪、长耳鸦、雀鹰、松雀鹰、黑冠醉隼、鸾、苍鹰、普通鸳、白尾鹤、龙鹤、红腹锦鸡、褐翅鸦误、草鸦等。这些鸟类或翱翔于天际,或栖息于枝头,为这片森林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森林公园内兽类资源也较丰富,其中啮齿目科数、种数最多。其中列入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的有 4 种,称猴、黑熊、鬣铃、斑铃。这些兽类在森林中生活,它们与其他动物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生态系统。每当清晨或傍晚,漫步在森林中,常常能听到动物们的叫声,仿佛是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让人陶醉其中。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山峰与地貌景观独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偏头峰是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它位于偏头山景区,主峰海拔 1538 米,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峰顶为高 150 米、直径 80 米巨大粉砂岩体,呈 60 度角向东倾斜,仿佛是被大自然的巨手轻轻推动了一下,形成了这独特的倾斜之姿。此峰三面悬崖万丈,只有一侧可以攀登,其形状似狮头,威风凛凛,俯瞰着这片大地。
周围 42 峰形态各异,它们或如利剑直插云霄,或如骆驼负重前行,或如仙女亭亭玉立,自然朝向此峰,状若众星拱月,构成了 “四十二峰朝大顶” 的壮丽景观。站在偏头峰上,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尽收眼底,云雾缭绕其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故偏头峰有 “小金顶” 和 “小华山” 之称,它的险峻与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挑战与观赏。
除了偏头峰,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地貌景观。龙头香,它如一条巨龙的舌头,从悬崖峭壁上伸出,惊险万分,让人望而却步。回心石,传说中,那些想要攀登偏头峰却意志不坚定的人,走到这里就会回心转意,放弃攀登。真武脚印,相传是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时留下的脚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龟蛇朝圣、金蟾望月、金龟上山等景观,也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地貌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无数的传说和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魅力。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历史遗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明代采皇木遗址便是一处极具价值的历史遗迹。它位于公园东南部的慈孝沟,据《竹溪县志》(清同治版)记载,明嘉庆三十七年(公元 1558 年),一场大火无情地焚毁了故宫三大殿,为了修复这些宏伟的建筑,皇帝下令征集大批楠木木材。湖北光华知县廖希麦肩负重任,踏上了艰难的寻木之旅。
他翻山越岭,历经无数艰险,终于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找到了珍贵的楠木。在那个交通不便、工具简陋的年代,采木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工人们需要用最原始的工具,将巨大的楠木从深山老林中砍伐下来,然后再通过人力、畜力将它们运出大山。每一根楠木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它们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为了纪念这段艰难的采木历程,廖希麦在高 1.7 米、宽 1.8 米的峭壁上镌诗:“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掷踢;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这首诗不仅记录了采木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如今,虽然岁月已经在峭壁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这首诗依然清晰可辨,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让后人能够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祖师庙、父母殿等宗教建筑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与寄托。祖师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它是为了纪念真武祖师而建,相传真武祖师曾在此修炼成仙,因此这里成为了信徒们朝拜的圣地。每逢初一、十五,众多信徒便会前来上香祈福,祈求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父母殿则是供奉着真武祖师父母的殿堂,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殿内香烟袅袅,信徒们怀着虔诚的心情,向祖师的父母表达着敬意和感恩之情。这里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
关于真武祖师,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传说他在偏头山修行 42 年,历经无数磨难,最终功德圆满,白日飞升。在飞升时,他一脚把山头蹬歪,故此山得 “偏头” 之名。这些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为偏头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在偏头山,宗教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的庙会期间,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加。人们在这里欣赏传统的戏曲表演,品尝各种美食,感受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还有各种法事活动,如祈福法会、超度法会等,信徒们在这些活动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安宁。宗教文化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这片土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然爱好者而言,偏头山森林公园无疑是一处梦寐以求的天堂。这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谱写的一部生命史诗。漫步在森林中,每一步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高大挺拔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珍稀的银杏、鹅掌楸等植物,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耳边不时传来鸟儿清脆的歌声,那是森林中最动听的乐章。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灵动的松鼠在树枝间跳跃,憨态可掬的黑熊在山林中觅食,这些珍贵的瞬间,将成为自然爱好者心中最难忘的回忆。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满足对自然世界的无限好奇。
偏头山森林公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追寻者的宝藏之地。明代采皇木遗址,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站在镌刻着诗句的峭壁前,仿佛能看到当年工人们砍伐楠木的艰辛场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祖师庙、父母殿等宗教建筑,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氛围。在这里,历史文化追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宗教文化的内涵,探寻真武祖师的传说,感受古人的信仰与智慧。每一块古老的砖石、每一处精美的雕刻,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去解读。
偏头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家庭亲子出游的绝佳选择。一家人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着大自然的拥抱。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嬉戏,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家长们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们亲密互动,一起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只有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让亲情在大自然中得到升华。
偏头山森林公园四季如画,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春天,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花朵竞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整个山林装点得如诗如画。此时,摄影爱好者可以用镜头捕捉花朵的娇艳与灵动,记录下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林木峥嵘,处处盈翠,茂密的森林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为摄影创作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秋天,万山红遍,赤霞映日,枫叶、银杏叶等树叶纷纷变色,将山林染成了一片金黄和火红。摄影爱好者可以拍摄到层林尽染的美景,展现秋天的绚烂与多彩。冬天,雪漫千峰,银妆素裹,整个公园仿佛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洁白的雪花覆盖在山峰、树木和大地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图。无论是日出日落时的壮丽景色,还是云雾缭绕中的朦胧之美,都能让摄影爱好者们沉醉其中,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偏头山森林公园位于竹溪县城西部,距县城仅 9 公里,自驾是最为便捷的出行方式。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沿途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只需短暂的时间,便能抵达这片自然的乐园。在自驾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速,特别是在山区道路,弯道较多,要提前减速,谨慎驾驶。同时,要关注道路两旁的交通标识,确保行驶路线的正确。到达公园后,按照公园指定的停车场停放车辆,避免乱停乱放,影响其他游客的出行。
偏头山森林公园全年开放,无论你何时前来,都能领略到它独特的魅力。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是观赏花卉的绝佳时节;夏天,林木葱郁,气候凉爽,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天,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不同的季节,偏头山森林公园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时间前来游玩。
公园的开放时间为全天,不过在游玩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选择在白天游玩,避免在夜晚进入山林,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游玩计划,合理安排行程,不要过于匆忙,以免错过美丽的风景。如果想要欣赏日出日落的美景,要提前了解日出日落的时间,提前到达合适的观景地点,占据有利位置。
在偏头山森林公园游玩,安全是首要问题。在登山过程中,要沿着指定的路线前行,遵循指示牌的引导,不要涉足危险区域。有些地方地势陡峭,山路崎岖,要格外小心,注意脚下安全。同时,要做好防晒和防蚊虫叮咬的措施,携带必要的药品和急救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公园内野生动物众多,在游玩时要注意防范,不要主动靠近或投喂野生动物,以免遭受攻击。如果遇到野生动物,要保持冷静,慢慢后退,不要激怒它们。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如暴雨、雷电等,要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不要在树下或山顶停留。
偏头山森林公园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共同保护它的生态环境。在游玩过程中,不要随意采摘植物、破坏植被,让这些美丽的植物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同时,要爱护公园内的一草一木,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带垃圾袋,将垃圾带出公园,保持公园的整洁。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自然家园,让偏头山森林公园永远保持它的原始风貌和生态活力。
偏头山森林公园,这座位于十堰市竹溪县的自然瑰宝,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渊源、迷人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景观,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爱好者、历史文化追寻者,还是家庭亲子游的游客、摄影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茂密的森林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你可以探寻古老的传说和历史遗迹,领略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你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轻松愉快的亲子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你还可以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然而,在我们尽情享受这片美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护它。遵守游玩注意事项,爱护环境,文明出行,让偏头山森林公园永远保持它的纯净与美丽。
如果你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乐土;如果你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与热爱,想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如果你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好奇,想要揭开岁月的面纱,那么,偏头山森林公园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快来这里,开启一场与自然、与历史的奇妙邂逅吧,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