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美食大全

2024-12-14

一、十堰美食的独特魅力

十堰,这座地处湖北西北边的城市,宛如一颗隐匿于 “鸡心” 位置的璀璨明珠,有着远超人们想象的美丽多姿。它不仅有着静谧旖旎的高原草甸、古老神秘的恐龙之乡、风光雄伟的高峡平湖以及奔流而下的江河浩荡,还是著名的汽车城,坐拥神秘的仙山武当山和碧波万顷的丹江水。而十堰美食,更是如同这座城市的一张绚丽名片,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十堰之所以能拥有包罗万象的美食,得益于它 “移民城市” 的特殊身份。回溯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第二汽车厂落户十堰,天南海北的工人汇聚于此,也自然而然地把家乡的味道带到了这座小城。在十堰的街头巷尾,你既能品尝到极具本地特色的传统佳肴,又能邂逅来自大江南北的各地风味。无论是麻辣鲜香的川菜、醇厚香浓的鲁菜、鲜辣爽脆的湘菜,还是精致细腻的粤菜,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各种菜系相互交融、碰撞,共同孕育出了十堰美食别具一格的风味。

在整个湖北乃至全国的美食版图中,十堰美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地位。它既有传承了数百年的地方名吃,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乡土情怀,又能巧妙地融合各地饮食文化的精髓,推陈出新,创造出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像郧阳三合汤,有着至少 400 多年的历史,以浓郁的骨汤、软滑筋道的红薯粉、滑嫩牛肉片以及糯软的小饺子相融合,那奇妙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还多次被央视报道,食客络绎不绝;郧西马头羊汤,选用肉质细嫩、膻味小、滋补性强的马头羊,烹制出的汤汁鲜香滋补,尽显郧西的地方特色;还有郧县酸浆面,在夏秋季节格外受欢迎,酸香味扑鼻,温度适中,爽口开胃,兼具美味与养生功效。这些美食只是十堰美食宝库中的冰山一角,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着十堰这座城市独有的饮食魅力,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品味,感受这座城市别样的舌尖风情。

二、十堰特色名菜大赏

(一)郧阳三合汤

郧阳三合汤,这道有着至少 400 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小吃,宛如十堰美食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韵味与郧阳人的乡土情怀,已然成为了十堰的一张标志性美食名片。

它的食材组成颇为精妙,主要包含了牛肉、红薯粉以及小饺子,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在浓郁的骨汤中相互交融,碰撞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风味。那牛肉,多是选取当地优质的新鲜牛肉,经过精心卤制,切成薄厚均匀、纹理清晰的肉片,每一片都饱含着醇厚的卤香,入口劲道又不失软嫩,越嚼越能品出牛肉本身的鲜香。红薯粉则是来自本地农户,根根晶莹剔透、粗细适中,在滚烫的汤中炖煮后,吸饱了汤汁的浓郁滋味,变得软滑筋道,一嗦就顺着喉咙滑入腹中,让人回味无穷。而那小巧玲珑的饺子,恰似一艘艘弯弯的小船,漂浮在汤面上,外皮软糯,内馅鲜香,为这道美食增添了别样的口感层次。

制作工序上,也有着独特的讲究。先是要用牛蹄骨精心熬制出一锅香气扑鼻的骨汤,这骨汤需花费大量时间,慢慢炖煮,方能将牛骨中的营养与鲜香充分释放出来,使其汤色乳白,醇厚浓郁。接着,把抓入竹笊篱的红薯粉放进沸水中反复烫上三五次,倒入大碗内,再盛入几个牛肉水饺,铺上一层切得工工整整的卤牛肉片。然后,舀上两勺滚烫的汤汁浇在上面,直至将配料完全淹没,让每一种食材都能充分浸润在这鲜香的汤汁之中。最后,撒上些许味精、胡椒粉、芫荽末、葱花、蒜末等调料加以点缀提味,一碗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郧阳三合汤便大功告成了。

当这一碗三合汤端上桌,那扑鼻而来的香味瞬间就能勾起人的食欲。吃上一口,先是感受到骨汤的醇厚浓郁,那鲜香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紧接着是红薯粉的爽滑、牛肉的劲道以及饺子的糯软,几种口感相互交织,鲜、香、辣的滋味在口腔中共同奏响一曲美食的交响乐,让人欲罢不能。也正因如此独特的口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郧阳三合汤多次被央视报道,引得无数食客慕名而来,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对它赞不绝口,纷纷沉浸在这碗美食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之中。

(二)郧西马头羊汤

郧西马头羊汤,作为十堰极具特色的一道美食,其独特的魅力源于那作为主角的马头羊。马头羊,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也是郧西地方特产 “名片”,因四肢发育匀称、头似马头且头顶无角而得名,行走时两耳向前下垂,频频点头,步态极似马行,模样甚是独特。

而它的肉质特点更是让人称赞不已,羊肉颜色鲜红,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吃起来口感鲜美,丝毫不会有那种让人不适的羊膻味干扰。同时,其蛋白质含量颇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却很低,还具有滋补功效,可谓是既美味又健康的优质食材,是名副其实的人工驯养的山珍精品。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来描绘它的温补作用:“大的能推磨、小的一百多。老人吃了不起夜,小孩吃了心眼多(意为聪明),男人吃了身骨硬,妇女吃了奶水多。”

在烹制马头羊汤时,看似简单,却饱含着郧西人真挚的情感与对美食的独特理解。通常是先将羊排骨和羊肉处理干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接着放入生姜、花椒、干椒、盐等调料,先以大火将汤烧开,让调料的香味充分融入汤中,再转小火慢炖。经过长时间的炖煮,羊肉的鲜香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释放到汤汁之中,使得汤汁变得越发浓郁鲜香,羊肉也变得软烂可口。炖煮好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配菜,像冬笋、水发木耳、油菜心、口蘑等,让汤的口感更加丰富。

当这一锅热气腾腾的马头羊汤端上桌,那鲜香的味道瞬间弥漫在整个屋子,让人垂涎欲滴。喝上一口汤,醇厚鲜香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暖意也随之传遍全身;再吃上一块羊肉,软烂入味,轻轻一咬便脱骨,那独特的羊肉香味在舌尖萦绕,让人吃得满足又舒心,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能在这一碗汤中消散,尽显郧西的地方特色与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郧县酸浆面

酸浆面,这道起源于湖北十堰郧阳区(原郧县)的特色面食小吃,承载着当地浓厚的饮食文化与独特的生活记忆,与郧阳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紧密相连,历经岁月的沉淀,至今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更是备受青睐。

据传,它是因为郧阳人爱吃酸菜而逐渐沿习形成的,流传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郧阳地处鄂西北,当地气候四季分明,夏季较为炎热,人们的胃口容易受到影响,而酸浆面那独特的酸香味道正好能够开胃解腻,让人食欲大增;到了秋季,各种应季的蔬菜丰富,为制作酸浆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使得酸浆面在这个时节越发流行起来。

酸浆面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它那别具一格的酸香味道上。这酸香并非来自于普通的醋,而是源于精心酿制的酸菜所制成的酸浆。制作酸浆时,需选用像腊菜、白菜、芹菜、包菜叶等青菜,或是嫩豇豆等作为原料,掺点花椒叶更是能让其色香味更佳。先是把这些菜放在锅里烧开的水中稍煮一下后捞起,放在干净的桶或盆里卧好,接着将烧开放温的面条汤兑入青菜中,再用一块 “油光青石” 把菜压住,后续陆续兑适量清凉开水,并且要及时捞去里面的浮沫,待闻到酸香时,美味的浆汤才算制成。而且每次食用后,还要不断地将新鲜面条汤适量兑入老浆汤中,以保证酸浆的风味始终如一。

在面条的选择与制作上也颇有讲究,最好是手工擀切的黄细面,和面时要加入适量的盐、碱和鸡蛋清,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既劲道又好吃,还不容易糊汤。食用时,将面条下锅煮熟,捞出后除水散热,放入碗中,碗底先垫上绿豆芽、酸菜末等,再浇入制作好的鲜辣浆汤,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上些炒熟的芝麻末、芫荽等加以点缀。

当一碗酸浆面呈现在眼前,那雪白的面丝卧在油汪汪、黄灿灿的酸浆汤里,顶尖上再添上一勺鲜红鲜红的辣椒油,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吃上一口,先是感受到面条的劲道爽滑,接着酸浆汤的酸香、微辣以及芝麻的香气、酸菜的酸爽等多种味道在口中交织融合,层次丰富,口感绝佳,让人越吃越觉得开胃爽口。而且,酸浆面还具有促进消化等营养价值,在满足味蕾享受的同时,也对身体有益,着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四)瓦块鱼

瓦块鱼,犹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十堰的美食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展现出别样的烹饪智慧与美食风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传承与人们的情感寄托。

它之所以得名,是因其鱼肉被切成如精心雕刻的瓦块般的形状,大小均匀,形态规整,光看着就颇具美感。这道菜有着不同的烹饪方式,每一种都能呈现出令人惊艳的独特美味。

清蒸的瓦块鱼,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本身的鲜嫩与营养,出锅后的鱼肉色白如玉,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一件精美的玉器。夹起一块放入口中,轻轻一抿,鱼肉便如豆花般在舌尖化开,鲜嫩多汁,那原汁原味的鱼香瞬间弥漫开来,让人感受到鱼肉的极致鲜美,仿佛能品尝到江水悠悠流淌所孕育出的自然韵味,清新淡雅却又回味无穷。

而炸烩的瓦块鱼,则又是另一番风味。经过炸制后的鱼块,外皮金黄酥脆,犹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咬上一口,发出 “嘎吱” 的声响,酥脆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再烩制一番后,鱼肉吸收了汤汁的浓郁味道,变得香辣可口,内里依旧保持着鲜嫩的口感,外酥里嫩的反差,带来强烈的味觉冲击,每一口都让人沉醉在这美妙的滋味之中。

这道菜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它是十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食材的深入理解与巧妙运用的体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十堰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也常常出现在家庭团聚、宴请宾客等重要场合,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与欢乐祥和的氛围。

(五)竹溪蒸盆

竹溪蒸盆,无疑是十堰美食中一道汇聚了满满乡土气息与人情味的佳肴,宛如一场食材的盛宴,将丰富多样的美味融合在一盆之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它所汇聚的食材十分丰富,其中必不可少的有土鸡肉、猪蹄、香菇等。土鸡肉多选用当地农家散养的土鸡,这些土鸡平日里在山间自由觅食,活动量大,使得鸡肉肉质紧实,富有弹性,且饱含着浓郁的鸡香。猪蹄则是软糯中带着劲道,满满的胶原蛋白,炖煮后入口即化,口感醇厚。香菇更是吸收了天地间的自然灵气,个大肉厚,香气浓郁,在蒸制过程中释放出独特的菌香,为整道菜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制作竹溪蒸盆,讲究的是 “分批装料,两蒸一闷” 的独特工艺。先是将切好的猪蹄、鸡肉、竹笋干、香菇、沙参、大葱、姜块、干红椒、花椒、鸡油、精盐等食材放入土制陶盆中,然后上笼用大火蒸 90 分钟左右,让这些食材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初步释放出各自的鲜味,相互交融渗透。接着,再加入土豆、红萝卜、黄瓜、鸡蛋盒子等,改用文火蒸 30 分钟,使它们进一步吸收之前食材的味道,变得更加入味。最后,加入青菜叶、蒜苗,焖 5 分钟后,才算大功告成。

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这道竹溪蒸盆呈现出咸香可口、肉质细嫩的绝佳口感。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种和谐而醇厚的滋味。从外观上看,也是色彩缤纷,十分诱人,外围的鸡蛋盒子犹如一个个金黄的花瓣,中间翠绿的青菜叶等似绿色的花心,挑开菜叶,底下还有红的胡萝卜块、黄的土豆块,再加上棕色的香菇、红艳的腊肉等,组合起来就像一幅精心创作的色彩斑斓的画,还未入口,便已让人赏心悦目。

这道菜常常出现在竹溪当地的各种重要场合,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贵客临门之时,都会隆重登场,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与家的温暖。

(六)清蒸翘嘴鲌

清蒸翘嘴鲌,是一道尽显食材本味与自然之美的佳肴,它以丹江口翘嘴鲌为主要食材,展现出了这种鱼独特的肉质魅力。

丹江口翘嘴鲌,肉质犹如美玉般洁白无瑕,紧致嫩滑,用手轻轻按压,能感受到鱼肉的弹性与紧实。而且,它毫无一丝腥气,这得益于丹江口优质的水域环境,清澈的江水、丰富的饵料,孕育出了如此品质上乘的鱼类。

清蒸这种烹饪方式,对于翘嘴鲌来说,无疑是最能展现其原始风味与保留营养价值的选择。在制作时,只需简单地将处理好的翘嘴鲌鱼加入适量的葱姜、料酒等去腥增香,放入蒸锅中,用恰当的火候蒸制。出锅后的鱼肉,完整地保留了原本的鲜嫩口感,夹起一块,鱼肉在筷子的夹动下微微颤动,放入口中,轻轻一抿便化开来,那鲜嫩爽滑的感觉瞬间充满整个口腔,鱼的鲜香在舌尖散开,让人仿佛能通过这一口鱼肉,感受到丹江口江水悠悠流淌的韵律,仿佛置身于那碧波万顷的江畔,领略到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与纯净。

清蒸翘嘴鲌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口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鱼的原始营养价值,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佳肴,深受食客们的喜爱,也成为了十堰美食中一道独具特色的代表性菜品,让每一个品尝过的人都对它的鲜美滋味难以忘怀。

三、十堰风味小吃集锦

(一)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是湖北十堰市竹溪县著名的汉族风味小吃,有着 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呢。它的制作过程可是相当精细的,首先要选用优质白米,然后掺入 1/15 的优质黄豆一起浸泡,待它们泡胀后,用小石磨推碾成浆。接着,让米豆浆发酵,再舀起 1/3 的发酵好的米豆浆放入锅中煎炒,等到六成熟的时候出锅,倒入浆盆中拌匀待蒸。蒸糕前还有个重要步骤,得把本地制的土陶碗洗净摆入笼屉中蒸热,之后往热好的碗里放入米豆浆,蒸上 20 分钟左右就熟啦。

做好的竹溪碗糕那叫一个好看,色泽雪白,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小巧玲珑地摆在那儿,让人都不忍心下口。而且它质地松软,口感软糯,味甜不腻,咬上一口,米香和淡淡的豆香交织在一起,味道别提多美了。这碗糕还有冷热两种吃法呢,要是热吃的话,有专用的工具篾片(薄竹片),用篾片将碗糕切成若干小块,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口味蘸着蜂蜜或者腐乳一同吃,那滋味更是绝佳;要是想带走冷吃,店主便会用篾片在碗边轻轻一旋,一个完整的碗形米糕就呈现在眼前了,可以打包带走。把冷的碗儿糕切成片,用猪油煎至焦黄,撒上盐或白糖则又变成了一道别样的菜肴。

竹溪碗糕不仅美味可口,还很有营养,有着保骨健肠、生津止渴之功效,所以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无论是牙口不太好的老人,还是贪嘴的小孩子,都对它情有独钟呢。

(二)十堰豆皮

十堰豆皮可是当地的传统小吃,承载着十堰人的美食记忆,在当地美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深受大众的喜爱。

它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来制作的,制作工序较为繁杂。先是把黄豆浸泡一晚上,让黄豆吸饱水分,变得饱满起来。接着用料理机或者破壁机把泡好的黄豆打成糊糊,这一步要注意尽量少加水,让打出来的糊糊浓稠一些,要是水多了,后续可就不太好调整了。然后把糊糊用平底锅摊成薄饼,有些做法会用肥肉在平底锅内刷一遍,这样做面饼的时候就不需要额外放油了。等薄饼晾凉后,切成条,再经过晾晒,放些日子,晒好后用袋子封装起来就行啦。

十堰豆皮吃起来口感细腻柔滑,味道十分鲜美。当你把豆皮放入口中,轻轻一咬,豆皮那种独特的口感就展现出来了,细腻又带着些许韧性,越嚼越香。而且它的吃法多样,可以搭配腊肉、白菜等一起煮着吃,煮好后的豆皮吸饱了汤汁的鲜味,超级下饭;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大蒜、醋等调料,层次分明,让人吃得停不下来。无论是作为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还是当作夜宵满足味蕾,十堰豆皮都是十堰人餐桌上的常客呢。

四、十堰美食的寻味地图

以下是一些在十堰市内可以品尝到上述各类美食的好去处,以及品尝美食的小建议和当地饮食文化习俗,希望能助你按图索骥,尽情感受十堰美食的独特魅力。

老字号餐馆

  • 卢氏大骨砂锅面(房县诗经大道东路 7 号 2 栋 1-2 室):这是房县比较有名的一家面馆,开了有二十多年了。店内的招牌砂锅牛肉面很受欢迎,牛肉口感鲜嫩,配菜也不少,虽然面条口感一般,但整体味道很不错,适合喜欢面食的朋友前去品尝。

  • 襄樊定中桥牛杂面(大岭路友谊宾馆旁):当地出租车司机常推荐的小店,空间不大,只有几张桌子,但开了很多年,生意一直很好。他家的牛肉面,牛肉切得厚实,有的还带着骨头,不过吃起来一点也不柴,汤底麻麻辣辣,很适合重口味的食客。

  • 谭二拉面店(车城路 60 号):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老牌拉面馆,还有多家分店。总店的空间挺大,环境也不错。炸酱拉面是招牌,价格实惠,肉酱给得蛮多,咸淡适中,现扯的拉面口感也好,值得一尝。

  • 武汉胡大姐面馆(大岭路 8-9 号):一家老店,承载着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记忆。店面不大,环境经过重新装修后挺干净。他家的热干面不像武汉传统热干面那么干,卤水、酱油放得较多,吃起来稍咸一点,但整体味道很不错,值得一试。

  • 珍珠荷叶面(人民北路 22-2 号):开了多年的老店,人气挺旺,常有大人带着小朋友去吃。杂酱荷叶面是特色,面条宽且薄,机器压得很滑溜,炸酱裹在面里吃咸淡刚刚好,分量也比较足。

特色小吃街

  • 人民路夜市(茅箭区):这里是当地著名的夜市,小吃种类繁多,从路边小吃到餐馆炒菜应有尽有。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诸如十堰香干、十堰酱鸭、十堰鸭脖等特色美食,还能品尝到各类鲜香麻辣的小吃,感受十堰热闹的市井气息。

  • 张湾小吃街:是品尝地道十堰小吃的好去处,能让你一站式体验到酸浆面、竹溪碗糕等特色美食,每一口都充满了十堰的地方风味,边逛边吃,趣味十足。

  • 五堰步行街美食街:承载着十堰人的诸多回忆,充满人间烟火气。在这里,金黄酥脆的高山洋芋小土豆、实惠美味的麻辣烫、外酥里嫩的肉夹馍、热气腾腾的砂锅土豆粉等美食让人应接不暇。你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吃得满足,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与美好。

  • 六堰银都背后的烧烤一条街:如果想品尝十堰的夜市烧烤,来这里准没错。各种烤串琳琅满目,搭配上当地特色的饮品,和朋友一起边吃边聊,别有一番滋味。

品尝美食小建议

  • 郧阳三合汤:吃的时候可以先喝一口醇厚浓郁的骨汤,感受那鲜香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再将红薯粉、牛肉、饺子一起入口,体会几种口感相互交织的美妙。如果喜欢吃辣,还可以多加点胡椒粉或辣椒油,让味道更浓郁。

  • 郧西马头羊汤:建议趁热喝,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汤汁的醇厚鲜香,暖意也会瞬间传遍全身。吃羊肉时,可以搭配着一些冬笋、水发木耳等配菜一起吃,让口感更加丰富。

  • 郧县酸浆面:酸浆面的最佳品尝季节是夏秋,天气较热的时候,那独特的酸香味道能开胃解腻。吃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炒熟的芝麻末、芫荽等,让味道层次更丰富,吃完后会觉得格外爽口。

  • 竹溪碗糕:热吃时用篾片切成小块,蘸着蜂蜜或者腐乳吃,滋味绝佳;冷吃的话可以打包带走,切成片用猪油煎至焦黄,撒上盐或白糖,又会变成别样的菜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吃法。

当地饮食文化习俗

  • 团年饭习俗:在十堰,除夕吃团年饭大多是在大年三十的中午,而且要尽量做得丰盛,菜多有剩余,寓意年年有余。酒和豆腐是必不可少的,豆腐的 “腐” 与 “福” 谐音,吃鱼也象征着 “年年有余”,豆芽则代表扎根。吃团年饭时人越多越好,哪怕是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山区农家也会拉进来一起坐席吃饭、敬酒,意味着增人添财添福。

  • 大年夜包饺子:团年饭后的大年三十夜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因为十堰人大年初一要吃饺子,也叫 “吃元宝”,寓意 “招财进宝”。这一习俗与十堰的流放文化有关,饺子原本与 “绞死”“绞子” 谐音,为避忌讳,便称作 “元宝” 流传了下来。

  • 其他节日饮食习俗:像腊八节,十堰人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祭祀祖先、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粥由糯米、小米、红豆等八种食材熬制,每种食材都有不同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丰收、吉祥等美好生活的向往;腊八蒜口感酸辣可口,还有驱寒、杀菌等功效,深受喜爱。